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 速递2021年山西、被约四川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蔚)近日,集装金属极兔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就连续使用抽检不合格集装袋问题,袋重对极兔速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兔速递)进行行政约谈。严重
约谈指出,超标在国家邮政局组织快递包装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检工作中,速递2021年山西、被约四川,集装金属极兔2022年天津、袋重内蒙古、严重山东、超标青海等6省(区、速递市)极兔速递使用的被约集装袋分别检测出重金属超标。极兔速递作为总部企业,集装金属极兔存在履行快件包装统一管理责任不到位的袋重问题。
约谈要求,严重提高绿色发展意识,全面加强问题整改。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去坚持和谋划企业绿色发展。要针对连续两年使用集装袋出现重金属总量严重超标的问题,深入查找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全面整改,实行销号管理。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制度。要完善绿色采购制度,确保下辖子公司、分支机构、加盟企业采购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快递包装物。要理顺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风险隐患,形成管理闭环,确保各项制度措施有效落实。
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统筹,逐级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快递包装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加大绿色资金投入,管控有毒有害包装,限制快递过度包装,推广应用循环包装。
极兔速递相关人士表示,将认真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有效措施,落实整改要求。对现有的快递包装供应商进行全面梳理排查,通过完善现有的绿色采购制度,加强对子公司、分支机构及加盟企业的管理,切实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和总部快件包装统一管理责任,助力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快递服务智能化、包装绿色化、投递方式多样化成为发展趋势。国家邮政局2020年发布的《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评价技术要求》显示,集装袋主要由天然、化学纤维编织而成,其他纺织纤维类集装袋的评价指标要求应符合GB/T 35611《绿色产品评价 纺织产品》规定。其中集装袋重金属检测方面,需要满足铅(Pb)≤10mg/kg;汞(Hg)不得检出;镉(Cd)≤5mg/kg;铬(Cr)≤50mg/kg。
1月25日,《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快递循环包装箱》等5项国家标准发布,其中《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快递循环包装箱》推荐性国家标准将于今年6月1日实施。《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是首部关于快递包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针对纸类、塑料类、纺织纤维类及复合材料类快递包装产品,提出了铅、汞、镉、铬等重金属总体限量要求和单独限量要求,规定了溶剂残留、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等特定物质限量要求,并给出了试验方法、取样制备要求,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生产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表示,当前,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实现从“年均百亿”到“月均百亿”的跨越,妥善处理好快递包装,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来说意义重大。《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针对纸类、塑料类和纺织纤维类3类快递包装分别给出了重金属与特定物质的限量要求,同时,对快递包装的生产与使用划定了红线和底线要求,对于减少快递包装对人身健康和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快递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赵英男
相关文章
- 4月28日微信安全中心发文提醒:“近期,我们收到境外用户的反馈,称接听到来电显示为+864006700700的电话,对方自称为‘微信客服’,并告知用户其微信账号存在违规行为需要关注等信息。微信团队在此2025-05-10
- 宏观指引国家统计局3月12日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800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预期增长9.5%,去年全年增长10%。从环比速度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2025-05-10
- 今年以来,证监会共核准了5批38家企业的IPO批文,其中9家直接定价发行。本轮获批企业控制在10家之内,并且筹资总额不大,体现了管理层对市场的呵护新一批的IPO批文4月11日下发。《证券日报》记者获悉2025-05-10
- 当地时间6月6日,世界银行上调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世行在其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今年全球实际GDP将增长2.1%。这高于1月份发布的1.7%的预测,但远低于2022年3.1%的增2025-05-10
- 昨天,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175.HK)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NYSE: ZK)已发行的全部股份。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2025-05-10
- 近期,有传言称,养老保险每缴满5年,退休后就可以多领一档养老金。对此,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予以辟谣,“职工养老金5年进一个档”这种说法纯属误解误读。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2025-05-10
最新评论